启东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
启东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
全文检索   
撂荒地迎来新“蔬”光
发布时间:2024-03-11     浏览次数:     来源:

这几天气温骤降,位于海复镇辖区255省道东侧的青华家庭农场种植基地却忙得热火朝天。负责人陈青华天天精神抖擞,一边天还没亮就赶去大棚查看花菜、包菜的防寒抗冻情况,一边张罗着为这批即将上市的蔬菜找好“婆家”。

一阵忙活下来,陈青华还是冻得直搓手。南通小海农贸市场1万多斤、浙江杭州片区农贸市场3万多斤……陈青华在随身携带的蔬菜供应清单上,记录下这些来自上海、苏州、无锡等地农批市场的相关供货信息。“马上新年了,市场上蔬菜需求更大,亩产可达七八千元。”陈青华乐滋滋地说。

更令人欣喜的是,种植基地不仅让陈青华鼓了腰包,还让周边280多户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实现年增收40多万元,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加近5万元,直接带动300多个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。

然而,两年前,眼前这块位于糖坊村、桃洪村、清虎村三村交界处的地块,还是一个因超强台风严重受损的葡萄园大棚,无人承包长期撂荒,平台多次发包多次流标。这已成了村民的一块心病。

“弃之可惜,食之有味。”糖坊村驻村第一书记郎玮“盯”上这块地后,召集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商量起了对策,誓要从困境中破局而出。“既然能种葡萄,为什么不能种其他经济作物?”“打理打理好,必定有种植大户相得中。”……盘算了一大摞问题后,郎玮带领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前后拜访了10多位种植大户,不厌其烦地上门“推销”,最终说服在南阳镇包地多年的浙江种植大户陈青华“盘”下这块408亩的地。

为尽快完成该地块的施工改造,更为配合政府复垦复绿工作,这期间,郎玮拉着陈青华每天到基地盯进度,修棚、整地、翻耕、种植等原本需要3个多月的工期,最后仅用了近两个月。“我钱都投进去了,当然想赶紧看到成果。可没想这些村干部比我还着急。”陈青华笑道,“现在看来,这块地我确实选对了!”

没有干不成的事,只有不够大的决心。这不,一刻不消停的郎玮又盯上了另一块地。一处占地122亩的成块农田,3年前因宁启铁路建设贯穿农田而分散丢荒。郎玮瞅准时机,与连云港种植大户老赵联合治理废弃地块,土地整理修复后,最终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成功发包,村集体每年将增收7万多元。

眼下,随着农机驶过,糖坊村一块块撂荒地翻出一垄垄新泥,散发出泥土特有的芬芳,迎来了一茬茬丰收。“接下来,我们将对村集体废弃多年共300多平米的农资店‘动手’,好好利用,大有可为。”郎玮站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,眼神坚定地盘算着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