启东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
启东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
全文检索   
抓紧抓好多种经营繁荣农村经济
发布时间:2024-04-25     浏览次数:     来源:


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县委积极贯彻“以粮为纲,粮棉并举,全面发展”的农业方针,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中,要求在粮棉种植面积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,努力发展农村多种经营。县委要求,在不影响粮棉种植面积前提下,鼓励发展蚕桑专业村、组,规划连片种植。1981年至1982年春,全县发展新桑园面积1.34万亩,其中通东地区栽桑面积6431亩。到1982年,全县桑园面积增至2.26万亩。生猪饲养量稳定在60万头。与1979年比,家禽饲养量70.64万羽,增长2.96倍;家兔饲养量21.88万只,增长102.4%。

启东人多地少,人力资源丰富。县委要求,要鼓励农村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勤劳致富。到1982年,全县近10万剩余劳动力外出从事建筑劳务、设店经商、修理加工、开办饮食业等二、三产业,促进城乡经济发展。

1981年7月,县委提出,要利用启东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,把多种经营作为繁荣全县农村经济的一项战略措施抓紧抓好,实现多种经营四个稳定、四个大突破、六个大发展,即稳定生猪、奶牛、三菇、杞柳生产,实现淡水养殖、滩涂利用、杂边种植、手工业生产大突破,加快山羊、水貂、兔子、蚕桑、家禽、蚌珠大发展。在县政府召开的多种经营表彰大会上,命名10名多种经营技术能手。除发给奖金外,还奖励自行车、缝纫机等。

1982年,县委、县政府出台《关于放宽政策开创多种经营新局面的十项政策措施》。要求各级党委树立建设大农业观念,广开门路,积极搞好多种经营基地建设。到1982年,全县各社队发展集体副业场280个,集体副业生产队5600个,占54.58%。从事种植业、养殖业和加工业年收入超千元以上专业户2400户,是1979年的5倍。全县饲养出口肉鸡100多万只,名列全省第一。奶牛年末存栏量1180头,牛奶产量199.2万公斤,名列全省第一。饲养水貂3.18万只,名列全省第二。蚕茧、果品、蘑菇、淡水养鱼、编织加工等发展迅速。全县多种经营总产值1.71亿元,是1979年的2.02倍。